清华大学2003级建筑系校友回顾“我和建筑的这十五年” 
最新报名:

1分钟前,北京某房互联网人力资源总监加入北京国际MBA学位项目,3分钟前,黑龙江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班,2小时前,河北石家庄某文化传播公司3名高管加入清华企业管理创新总裁班,2小时前,河南郑州某置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清华总裁班,5小时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乳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6小时前,上海某金融证券公司1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总裁班,8小时前,山西太原某航天飞机制造企业2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 10小时前,河北某科技公司2名高管加入北京免联考MBA项目

商学院banner图
清华大学2003级建筑系校友回顾“我和建筑的这十五年”
发布时间:2019-01-03 15:40:33

2003-2018,转眼已过十五年,当初来到建筑系的少年们,这些年,怎么样了呢?


十年前,2003级的他们纷纷从园子中毕业。

由于清华建筑学院的特殊培养模式(建筑系本科5年毕业,本校直硕或直博本科4年),大家分别在07年和08年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段旅程。

2003级建筑系毕业的87位同学中,共有54%的同学选择了深造;17%的人进入设计院,12%的同学进入设计事务所,另有6%的人在08年本科毕业后就选择了其他行业工作。

在国内深造的同学中,有多达82%的小伙伴继续在清华园中开启硕士或博士生活,其他则选择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继续学习。


十年过去了,同学们的工作经历了各种变化。在总结中我们发现,有较多本校读硕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了继续去国外进行第二个硕士学位的学习;也有一些同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陆续回到学校继续读书。设计院工作的人数在16年出现了较大的回落;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数缓慢上升。


对于工作地点的选择,在有记录的68位同学中,45位同学留在了国内,14位选择了美国,其他人则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国内的同学有28位在北京开启了第一份工作,上海和成都紧随其后,也有1人选择了隔海相望的香港。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足迹越来越多元,许多人在海外打拼了多年后回到祖国,从北京上海走向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或是坚持或是变换的选择背后,有些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听听在各个领域的他们,有哪些心得与我们分享吧~


创办工作室

李烨:我选择大理,因为他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读研-外资设计公司-回国成立事务所)

2018是我来大理的第五个年头。2013年离开纽约,选择大理,是单纯的喜爱这里的朴实和自然,和我一直所追求的建筑性格不谋而合。时间久了,才发现这里还有更多的值得挖掘的宝藏。

苍山洱海,山沟水坎,告诉你建筑需要面对的地理特征;南方一年明显的雨季、干季、风季,告诉你建筑要切实的回应自然和云水风光的变化;温和的气候,喜欢户外交流的文化,给了建筑空间形态无穷的可能性。

上千年的西南古城,沧海变迁,讲述着建筑文化源流的故事;石头、木材、生土、瓦片,真实鲜活的材料,刺激着建构和细节的灵感;艺术家、创业者、手工艺者、自然保护组织、建筑工人、甚至僧人,各类客户和朋友,带给设计无数种角度和想法。还有很多,让设计变得丰富的方式。

我逐渐意识到,这就是设计本来的方式。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用心体会和发现,找到建筑在现实中的最恰当的位置,以最恰当的姿态,发挥最恰当的价值。


我们一边设计,一边旅行和思考,实践的场所遍及中国西部。

在四川甘孜州丹巴县,我们为当地的活佛设计了一座本波藏庙,希望利用周边的废弃矿提供建筑材料,更新空间布局,使寺院建筑能够以一种新姿态回到社会生活中。

在贵州黔西南楼纳,我们设计了一座儿童图书馆,顺应当地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来创造适宜各种各样儿童行为的空间。

在青海玉树州昂赛乡,我们在奇美的三江源地貌下设计一座科考中心,让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同时使游客领略自然的壮观。

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在不断努力使它们成为现实,在中国的西部,充满惊喜和神奇的世界里,建筑会有无穷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在真正的乡村建设实践中最重要的是看到全局的能力,欲治理乡村,亦须治理城市。此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足、相互制衡。因此,最着重考虑的当是二者之间的循环系统,即城市和乡村之间物质、人心、自然的循环和流通。

在我们的理想中,良性发展下的未来乡村将如健康的脏器一般干净、清洁、供养充足、血流通畅。


不虚:扎实积累,不忘初心(国外读研-设计公司-回国创办工作室)

本科毕业后我就去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读研,当时正好是08年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的经济非常萧条,事务所纷纷裁员,学校也充满淡淡的悲观情绪;快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很困难,对外国人来说因为有签证等问题,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和麻烦,则更是如此。很多小公司都直接说不提供签证。

经过多番努力也加上机缘巧合、清华师长的帮助,我第一个收到的是KPF的offer, 当时KPF在国内的项目开始增多,作为跨国事务所,他很包容、欢迎不同背景的新鲜血液加入,又因为是在我理想的城市纽约,因此我就马上接受了。之后找房、租房、经历诸多波折,才在纽约这个大城市安顿下来。

在KPF一做就是7年。期间在纽约总部、香港分部都做过,完成了美注(纽约州),也参与了各种类型的项目。很感恩在KPF受到了严格专业的培训、历练,在实践中成熟起来,并且有幸很多项目已经建成或在建。


但其实内心还是一直都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做一些自己的探索,特别是一些小型的项目;17年我在KPF香港工作满4年,觉得可能时间到了,我需要离开舒适区继续自己下一阶段的探索了,所以就辞职筹办了工作室Studio 10。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分别在波士顿和香港因为机缘巧合见过两次马清运学长,学长也曾在KPF工作过,所以这两次他听说我即将加入或正在KPF工作,都提醒说不要因为在这种跨国大商业公司太久,进入一种比较安稳的状态,从而忘记初心。每次都让我陷入思考。

(校友组小朋友提问:不虚姐工作强度这么高,看起来却丝毫不像熬夜肝图汪,有什么秘诀吗?)

Emmm,也可能只是看起来~我大学时代是不熬夜的。现在工作室刚起步,没办法确实不得不常加班甚至熬夜,但自己也在寻找平衡,包括逼自己尝试着慢慢恢复原来工作中养成的定期运动健身的习惯。对工作室的小伙伴我也提倡增加效率,高效完成自己的事情,不提倡为了加班而加班,不是极端特殊情况不加班。我也尽量运用自己的经验在时间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安排工作、预判,减少小朋友们的加班熬夜。


Yaozi:

很开心能和同学一起创业。和兄弟一起奋斗的机会,不是谁都有的。(外资设计公司-加拿大-回国成立事务所)

我辗转了两个外资的设计公司之后。2015去加拿大待了一年。2016年回到北京,和两个同班同学一起成立了现在的设计事务所–使然设计 Shall Design。

在国外工作,生活比较简单,不加班,但是项目都比较小,适合喜欢安静的人。回国创业就是痛并快乐着,加班多一些,改造解决各种技术之外的问题,很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且国内工作更需要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

回国的契机也很巧,正好我那两个同学都从原来公司里出来了,我们就开玩笑说别打工了,不如一起干。后来就真的这么干了。

我的感悟就是,建筑设计这行其实痛并快乐着,据我所知我们班到现在为止,30个人里还在做设计的大概不超过10个。

很开心现在能和同学一起创业。和自己兄弟一起奋斗的工作机会,不是谁都有的。


规划/设计院

龟姐:

只盼那时我们还能面对这片古老的胡同和院子,轻抚她身上斑驳的皱纹,把沧桑过往讲给后人听。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妞,我从学生时期就被北京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所感染,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就选择以老城保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于我而言,这座城市不仅是我生活的故乡,也是我工作动力的源泉。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我仍爱在老城中走街串巷、调查研究,这不但让我得以记录老城中辉煌的历史遗迹和鲜活的生命印记,更让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独具匠心的老城更新改造实践,以及在背后为之默默努力的人们。

因此,如何让每个人的微薄之力凝聚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珍视的故乡,成为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而当年看着胡同里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合院被拆除,看着精美的建筑荡然无存,我在惋惜之余,内心的触动更大。改造胡同仅靠规划师的力量太有限,要更多地调动起胡同居民的积极性。

于是,我们以责任规划师的身份协助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与居民一起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后来,我们又邀请志同道合的实践者加入进来,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空间提升、口述史收集等工作,胡同保护的民间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之后,我们又协助西城区名城委搭建“四名”汇智计划平台,利用热心企业的公益捐助,支持社会团体自发举办展览、探访、游戏、戏剧、微电影等形式的名城保护文化活动,希望能为名城的保护事业建立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共同的遗产,我相信,只有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保护好这份乡愁,希望我能为每位热心参与名城保护事业的实践者提供伙伴与支持。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讲故事的人,只盼那时我们还能面对这片古老的胡同和院子,轻抚她身上斑驳的皱纹,把沧桑过往讲给后人听。


Ming:坚持得似乎固执,怀揣梦想脚踏实地

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八年,一直在公建设计一线,一直在同一个团队里没跳过槽,和剧烈变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筑市场比起来稳定的有些固执。

为什么坚持从事建筑设计?
大多数时候觉得这个职业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从刚毕业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减少一座丑建筑”的单纯到后来体验了现实中的“一地鸡毛”仍然“怀揣梦想脚踏实地”。
建筑设计大多数是个严重的“满足延迟”的行业,或许几年努力才能换来一个小项目的建成,所以在看不到结果的过程里,确实需要一些浪漫主义一些英雄主义:
比如在设计一所小学校时,带着一种好的建筑空间可以惠及那多代的孩子的信念,多做点努力又算什么;
再如做物流仓配园区配套研发时,设计师的善意可以改变多少人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

为什么一直在同一个团队里?
我所理解的对于个人发展有益的设计团队:

1 、关注个体成长:
一个以跑量为盈利模式的团队是不可能关注个体发展的。我有幸从一毕业就遇到一位看得到下属努力和潜力、既愿意给空间又会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领导。在她的影响下团队相信“集群智慧”,关注每个成员不同优势,通过取长补短的“network”小组工作,鼓励自我驱动;任人唯贤,不讲工作年限不论学历出身。实现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双赢。

2、 既“专”又“广”:
所谓专是团队有清晰的核心竞争力,“专”保证了设计师的话语权,专体现在对特定类型项目的多方诉求的理解。这种“专”对于刚刚踏入行业的新人来说,有助于打破建筑学的围墙,深刻理解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所需要不同关注点。
所谓“广”就是跨界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不同设计类型横向迁移能力,善于批判性思维,不迷信权威。一个团队“广”的能力功利的说能够提高团队的抗风险性,比如房地产市场低迷对纯住宅团队的影响可想而知,在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求稳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一个不靠自我复制,乐于挑战、不断开拓的团队,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拓展机会,这样的团队也会更重视人才的价值。


转行/几乎转行

Rex:

CAD老师说:“我不教你们用CAD,太简单了,你们自学吧。我要教你们C++和计算机图形学。”后来非常感谢这位老师。
(国外读研-海外游戏公司-回国手游公司)

我大三的时候想清楚了自己将来想做的事:想进入游戏业,而不是建筑业。

当时一开始是想读个计算机辅修之类的,没想到大三暑假的时候听到消息说美院要开设游戏设计的双学位(信息系的数字娱乐设计专业,需要三年),但我当时只剩下两年就要本科毕业了。我后来去找信息系的老师进行了沟通,最后破例允许我前两年在学校上课,第三年在国外读研的时候自己做毕设,然后暑假回国答辩。

08年本科毕业后我去了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互动媒体系读了研究生(美国排名第一的电影学院和游戏设计专业),11年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了两年,然后回国,先后在深圳和上海工作。

当初选择做游戏业纯粹是希望能做一些能让自己保持热情的想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现在做了好几年游戏了,虽然跟一开始想的状况有一些偏差,但还是能保持最初的热情,所以也还算不错。

虽然没有在毕业后从事建筑业,但在建院的五年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设计方法、美术功底、编程技能等,清华的整体氛围和学习机会也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这对我现在的发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正向作用。

有一件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大三刚开始的时候,课程要求用AutoCAD、PhotoShop和3ds Max来做图,当时设计课的老师给了两周时间让我们自己学习。当时还有一门CAD的课,结果老师第一节课上来就说:“我不教你们用CAD,这些太简单了,你们自学吧。我要教你们C++和计算机图形学。”当时比较懵,不过后来非常感谢这位老师的课,让自己在编程这块入了门。


仙人掌:

我相信我们已经身处于每个人一生会从事很多不同职业的时代(国外深造-国际智库-互联网公司)

我是个建筑系的逃兵。清华建筑给了很高的起点,培养了好的思维习惯并训练了沟通表达技能。

但是,名校名系的光环也让我转行的时候倍感矛盾,我是不是辜负母校培养?是不是浪费国家资源?

如果要强行转行,真的要做自己更擅长和更热爱的事,这样你的热情和投入才会持久,你才会有不断的正反馈。

当初转行主要碍于美国规划建筑类的职位太少,格局也太小,得不到我想要的影响力。

我本可以选择跟设计更接近的交互设计,但是最终却选择数据分析,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数据敏感,我的归纳演绎总结能力确实高于普通人,而设计天赋反倒没有那么突出。再加上对互联网产品具有无限的好奇。互联网数据类工作对于我是最好的选择。

转行之中也有很多次自我否定,毕竟从头开始进入新行业都需要一个过程,更何况我的旧业与新业的交集很少。

我在重新规划自己跑道时当了两年全职妈妈,期间拿着简历因没有更有说服力的经验四处碰壁。

庆幸自己终于遇到伯乐和不错的机会,在没有再多拿正式学位的情况下,从合同工做起,抓住机会,一步一个脚印。

最近也已经开始往leadership方向前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相信我们已经身处于每个人一生会从事很多不同职业的时代。人应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境遇不断调整自己技能和状态的能力。

不要妄自菲薄,患得患失,做好准备,抓住机会,尝试不同的环境和职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Ping:如果一开始就想好的话,

可能会更有计划性。(出国读研-事务所工作-房地产读研-金融投资)

其实之前也没想到要转行,也有一点误打误撞吧,如果一开始就想好的话,可能会更有计划性,更早一点转。

之前在美国做了四年建筑,感觉遇到了发展瓶颈,觉得在那边继续做下去也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想再去读个书,再重新学一点新东西,就选择了去读地产。

当时想着可以直接就转到开发商,但是读完了以后发现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到了,就转向了金融这个行业。

其实现在是处在地产和金融的这个交界的位置吧,本来我认为地产的核心就是在于金融,地产其实还是个钱生钱的行业,所以做地产不懂金融是不行的。而建筑和地产的学习,对做投资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很多地产基金投资的是开发或者物业改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很需要建筑的知识。


使徒子:总之就是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一点(美国读景观-事务所工作-回国做漫画+偶尔做景观)

2014年底的时候我画了一部叫做《一条狗》的漫画,最初的灵感就是躺在床上瞎想,想到要是把宠物也人格化会怎么样,又想试试看自己不太涉足的连载漫画,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

之后就有不少影视方找来想做改编,当时似乎看到了漫改影视产品的一丝曙光,加上在美国也工作了五年了,实在需要一些改变,于是就准备回国做漫画了。

现在其实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漫画上了,一周大概有一两天是画自己的连载,剩下时间看公司其它的项目,以漫画为主,因为改编授权也做了不少了,所以影视游戏项目也得花时间盯着。

偶尔有建筑景观的活也会做一些。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管理,保证每天的时间都用在有用的地方,就总会收获相应的回报。

再讲个职业经历中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吧~

之前有个项目中遇到过一个特别奇葩的甲方代表,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后来那个项目就没有做成。过了大概半年甲方公司又找过来了,原来那个代表已经被开了。当时的老板跟我总结说,市场系统是公平的,有些不好的人,最后总是会被排除出去。所以也坚定了我自己做事业时对一些原则和底线的信心。


地产

小万工:

从北京回武汉,不仅仅意外让我成为了“网红”,而是打开了建筑+文字服侍的崭新世界。
关于职业的选择

我是小镇青年,大设计一直算不上优秀。

在本科的时候做过很多实习,发现设计院的生活更偏向片段化,无法让我完整地认识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所以去了万科。

今年是在万科的第十年,十年间我操作了各种类型的项目,商业综合体、高端住宅、公租房、老年公寓、学校。

越来越清晰,其实无论在甲方还是乙方,设计行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设计、创新的方式去解决城市和客户的问题,这才是设计的真实价值。


关于城市的选择

在北京学习生活14年后,在高速上难以自抑痛哭过一场后,我决定回到家乡。

其实下定决心离开北京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会想念北京。

但是我觉得清华和北京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眼光。

不是拘泥于个人的户口、房子、生活品质,而是如何在更好的平台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社会价值。

北京可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我从四环开始做项目一直做到七环。武汉却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有很多二环范围(相当于北京三环)的优质项目待开发。

武汉目前的城市面貌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及北京,但城市的痛点,恰恰是建筑师的机会。

而且随着武汉的建设完善,我觉得我未来也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地点拘泥于武汉这座城市,如果我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五十年里应该还会尝试其他的城市,谁知道呢。

就像我的散文集《拿你所有的,换你想要的》当中所写: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当你到达罗马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目的地不再是罗马,而是以罗马为起点的整个世界。


关于人生的选择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我在第一篇爆红的文章《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当中提到的这句燕京大学的校训,很多人都很喜欢,也是我努力的人生目标。

我观察,有两种人生:一是水库般的人生,挖一个池子,希望里面有越来越多的水,为了保存这些水,堤坝筑得越来越高。我更喜欢另一种人生——管道一样的人生,无论是通过教育、写作、工作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把它用出去,祝福更多的人,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如果我是管道,我就永远不会缺水,如果我是水库,总有一天会干涸。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祝福的管道。


马小:积极拥抱变化,保持良好的价值观(出国读书-地产设计师-跨界商业人)

2011从美国读完书回国,辗转一年各种尝试,2012年底进入华润置地,到现在正好六年。

或许是和母校的缘分不解,第一个在华润作为设计管理DM角色承接的项目就是清华苏世民书院。

中途转型做商业定位和招商工作,通过两年的跨界接触到了很多设计之外的东西,对商业本质和创新核心有了更深的认知,也对商业设计本身有了更第一线接地气的解读。2018年,由于公司内部岗位需求,重新回到设计岗位,负责华润置地华南大区设计管理部。

从建筑学生到职业地产人,从专业设计师到跨界商业人,从团队成员变成负责人,过去这些年的角色变化带给了我很充实的体验。可说的很多,有两点想先简单和大家分享。

1、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拥抱变化。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总是有很多始料未及的新局面、新机会、新挑战,有好有坏,无从避免,唯有选择。只有以乐观心态面对变化,以开放胸怀迎接未来,在每个当下不负自己不负使命,才会从容。

2、在职业的发展上保持良好的价值观。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初衷,是要服务于人。只有本着这样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在多方利益冲突出现时,避免迷失犯错,找到正确方向;也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克服身份和角色的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实现沟通交流,争取共赢局面。


国家机关

姗姗:最幸运的是赶上了北京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件大事
对于当公务员这个工作选择,其实有着很偶然的机缘。

我在清华的本科和研究生一直学习的都是建筑设计,在临近毕业的最后半年里,恰巧北京市规划委到学院来挑选毕业生,在学院的推荐和导师的鼓励下,我踏入了之前并未考虑过也不熟悉的公务员队伍。

打动我的,是学院老师的话:“没有谁能保证第一份工作一定选得成功,应该敢于尝试。公务员是一个很高的平台,干好了,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

从我的经历来看,这段话没有错。我所在的处室叫总体规划处,负责全市规划建设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市区两级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和上报,其工作丰富程度、综合性超过我之前的想象。

其中,最让我感到幸运的,是赶上了北京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件大事。

一是参与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编制。自2013年底筹划、2014年启动到2017年批复,历时3年多我有幸全程经历。

从计划制定、专题组织、框架搭建、难点攻关、文本撰写、征求意见、汇报准备,仅2017上半年就经历了约20次重要汇报和大的调整修改。每一句话、每一个指标、每一张图纸都必须反复斟酌、多番校核,因为这背后不仅有大国首都的责任,更有每个人每一天最真实的生活。

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规模管控、资源配置、文化传承、城市治理、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到实施管控,当所有专业领域、专家意见整合到一起时,冲突和矛盾是常态,遇到很多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没有先例的和可借鉴的政策难题,讨论、学习、沟通、争辩更是常态。

整个过程很清苦,重要阶段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付出很多的心力,坚持初心和较真儿是对这份工作最大的尊重。

另一个就是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对北京城市建设影响巨大和深远的决策:在通州选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我很有幸也同时参与了城市副中心的规划编制。

印象最深的当属2017年2月中央领导视察城市副中心前的筹备工作。

我们全处同志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十余家包括规划设计院、布展策划公司、施工单位等在内部门,在20天里完成了1000平方米展厅搭建布展、模型展板制作安装、汇报材料起草、多媒体短片制作等大量重要且繁杂的工作。

在此期间,每个组都直接进入一线现场,以最快速度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进度和内容的准确,日均工作时间超过了16个小时。当成果最终展现在总书记面前时,虽没有亲临现场,但成就感满满的。


科研机构/高校

Copycat:从规划院回到学校读书,毕业答辩当晚就愉快地决定去故宫做博后了(规划院-回校读研-故宫)

这两段差异很大的职业选择其实是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

本科学建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宏观尺度的空间规划更感兴趣,在总规所工作的两年中是从项目实践入手,也意识到自己在理论方面的欠缺,就决定回来读规划的研究生,入学没多久就决定转博,花几年时间认真读读书。

我的博士论文选择了城市规划历史和理论方向,最初想做元大都,但因为材料不足最终选了秦咸阳-汉长安。博士答辩时请了单霁翔院长,他提到故宫考古发现了元代宫殿建筑遗址,并且新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我觉得机会难得,答辩当晚就愉快地决定去故宫做博后了。

故宫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多学科交融的平台,极大拓展了我的研究领域。在继续古代城市规划研究的同时,还在考古、科技史、明清史等领域有所涉猎。也经常要与各种各样的团队合作,比如今年就与清华建筑学院合作开展雄安新区的规划研究,很荣幸还能参与规划圈的大事。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尺度开展空间研究,确实非常有趣,会接触一些新的材料,新的学科,也时常领悟到这些不同之间的相通。保持了探索未知的热情。

去故宫后也在努力补一些博物馆方面的知识,空闲的时候看看故宫藏的书画,逛逛各大博物馆的展览,找机会去考察古代都城考古遗址,一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生活有张有弛吧。

值得欣慰的是,无论在规划院、研究生阶段或故宫,我一直都参与了产业和学术两方面的工作,这两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和目标其实非常不一样,我也在尝试找到一种结合。


牛姐:看起来我的经历一直在换,但我觉得其实没有换(国外景观硕-教育研究-规划院-地产-高校)

我本科学的是建筑学,后来又转的景观。缘起是在三年级的设计课,当时我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幼儿园,但老师觉得像玩具,不像建筑。我就很矛盾,一直改一直改,始终达不到老师喜欢的程度。但是越改呢,自己就越不喜欢。那个设计本身肯定还有很多缺陷,但我开始思考,到底该用什么来定义建筑呢?

当时的一个契机是杨锐老师的景观学导论。杨老师的切入点是从生态环境的方面去讲的。我意识到建筑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不知道我学这个东西对社会能做什么,反而觉得景观更实际,这些就影响到后来换专业。

在美国读书时,有一门课的老师是专门研究景观史的,她在分析以前的东西的时候,会把设计放到一个非常大的框架里面,从宗教、经济、社会、政治、业主和设计师背景等多方面让我们清晰地知道这个设计是为什么产生的,并且一定会产生这样的设计,一定不会是别的。上完那个课之后,我一下子对设计就不纠结了,不管是景观还是建筑,都一定是相对具有唯一性的,也是相对适合的。

我受到那个景观史课老师影响很深,又结合在校时候感受到的中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间的成长的差异:很多转专业来的美国学生在毕业时甚至做出的作品要比我们更好。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的设计教育跟美国这么不一样?所以我的论文就把景观教育作为选题。研究中我意识到每一个教育者怎么来认识学科的建设、去影响到教育输出。

其实研究到最后已经无关论文了,我自己一直在思考,所以后来我就想要从事教育。回国后也参加了一些与建筑教育相关的社会性活动,出过一些生态教育相关的出版物,希望可以做出一些贡献。

我的经历一直在换,从设计院到地产公司,然后到现在在央美。但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只是工作的形式换了,但我关心的议题没有换,依然是关心怎样能让居者有其屋,其实不只是“屋”,是整个环境,我希望自己从事的事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事情。

也想跟还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讲,任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管做什么设计,一定是为了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

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设计师,可尝试更多的角度思考。

既然大家来到清华,肯定会有学校的烙印,我们是要为了理想去工作的,我们是要实现一个什么,这个很重要。


比较特别的一类

一了:我为什么来雄安

未来肯定是不确定的,但正是这种不确定,也是一种吸引力。
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六年之后,生活和工作似乎到了一个阶段,可以靠惯性一直延续下去:

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从建筑师慢慢成为资深建筑师,工作日在电脑前做设计,周末开车出去看建筑、偶尔旅行,直到两鬓斑白。

但是心中似乎总有一处火苗没有熄灭,总有一种不安分在蠢蠢欲动,不太甘心。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一时间神州雷动,全国人民都在讨论这件“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不过种种讨论和争论似乎和远在上海的我毫无关系。直到7月18日雄安集团成立,8月发布的全国招聘公告的23个岗位中居然有一个建筑设计管理岗位。

于是我投了简历,作为对日常设计院生涯的一次小小叛逆。

没想到过了一周被通知到北京参加笔试,经过层层面试最后成为唯一的一名入选建筑师。

在决定去河北时也挣扎过,毕竟在上海这么多年,朋友圈和家人都在那边,放弃“魔都”的忙碌而多彩的生活,到华北平原一片荒地中从头建一座新城,关键是薪水还降了,是不是有赌博的意味?而且是搭上了全家人的生活。十个人大概有九个会选择放弃吧。

但是我选择了雄安。

来了之后发现,同一批进来的同事也都来自五湖四海,北京、天津、湖北,甚至有从深圳来的,这批人,加上建设类央企的借调人员,成了雄安集团第一批员工,也是雄安新区第一批奋斗者。

新区一年的工作非常忙碌,但是这种忙碌和建筑师的工作又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人手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承担了几个人的工作,并且都跨越了原有的专业。我之前就是在设计院做方案和施工图,到了这里不得不接触城市总体规划、组织专家评审、组织编制片区控制性规划、规划成果展示,甚至替同样人手不够的新区政府制定整个新区的建设计划。

要感谢清华的宽口径培养的大建筑学教育,广阔的专业视野、健康的身体和学习的能力使我快速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在新区建设的起步一年里有所贡献。

新区成立一年多了,当新闻的热度过了之后,大家对雄安的态度好像也随之冷却。但是对我们身在新区的人而言,新区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信念就是新区的动力。我们主动挑起了这副担子,就不能轻易放下。

出于对新城理念的信任,和对一种脱离房地产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期望,我还留在雄安。

未来肯定是不确定的,但正是这种不确定,也是一种吸引力。

就在2018年的末尾,经历了两年多的研究编制、打磨修改,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终于获批了,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但这不是休息的时候,元旦假期新区全体干部和雄安集团的全体业务骨干没有放假,学习总体规划文件,研究讨论新区明年的建设计划。

跨年的此刻,我坐在雄安市民中心的宿舍里,看见对面管委会大楼和集团大楼仍灯火通明。

今年,新区要大面积开工了。

此刻,我的同学们大多在一线城市享受繁华的夜生活,而我所在的容城县只有小县城的一片安静,谁的选择更好,大概只有时间知道。


听完这些回忆分享,我们发现:

不论选择了怎样的成长路线,不论是坚守在建规景阵地还是转向其他领域,不论留在或去往了哪里,大家最珍视的,大概都是这四个字:

热情、初心。

做自己所热爱的事,坚持过每一个以为将要放弃的时刻,清醒和果断地面对每一次选择。


建筑的学习和这个园子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是广阔的视野、坚定的情怀和面对未知的勇气;

不仅仅是怎样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或规划师,更是怎样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不仅仅是如何找到一条通向自己所向往的“罗马”的路,更是让我们发现:“我们的目的地是以罗马为起点的整个世界。”

新一年的旅程又开始了,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拥抱自己想要的人生吧~

版权申明:以上课程知识产权归属主办单位,北京MBA仅提供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ICP备11007365号

免责声明:清华总裁培训班网部分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opyrights © 2007-2020 PXM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