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78级校友胡杨:一路歌声,一生欢笑 
最新报名:

1分钟前,北京某房互联网人力资源总监加入北京国际MBA学位项目,3分钟前,黑龙江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班,2小时前,河北石家庄某文化传播公司3名高管加入清华企业管理创新总裁班,2小时前,河南郑州某置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清华总裁班,5小时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乳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6小时前,上海某金融证券公司1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总裁班,8小时前,山西太原某航天飞机制造企业2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 10小时前,河北某科技公司2名高管加入北京免联考MBA项目

商学院banner图
清华78级校友胡杨:一路歌声,一生欢笑
发布时间:2020-06-08 17:53:06

作者胡杨,1978年考入清华,获学士硕士学位,留校工作,后赴美留学。

在园子里生活学习工作了11年,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年华。回头看看,我真的愿意再重复一遍。都说我们60后是最幸福的一代人,什么都赶上了趟,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

歪打正着之白桦乐队


刚进清华,正好赶上学生文艺社团恢复,我就加入了学生民乐队,担任二胡首席,并在音乐室民乐教授王震寰的鼓励下担任民乐队指挥。1983年,文艺社团集中班恢复,我又幸运地成为了文革后第一批集中班成员。也正是集中班的恢复,才有了清华大学史上的第一支电声乐队的诞生。

大约是82年或是83年吧,民乐队搞了一个专场演出,其中有一个民乐轻音乐演奏,主要由我和大白鲨一起张罗编曲搞的。那个时候刚刚开始能够听到邓丽君的歌,非常喜欢,所以就扒带改编了两首,演出后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后来集中班成立后,我们马上想到的是组一个电声乐队。因为集中班的各位同学都有“大白”系列的外号,比如大白鲨、大白猪、大白狼、大白羊、大白耗子、大白菜等,所以我们决定启用“大白”乐队这个名字。排练了几次后,我们就计划在地下食堂开始我们的第一次专场,就是周末舞会。


学生会文艺部的主管也是社团舞蹈队的姚坤同学,负责给我们发海报宣传。写海报时他觉得“大白”乐队名字太土,就自作主张的写上了“白桦”乐队的名字。清华史上第一支电声乐队“白桦”就这样诞生了。

这之后,白桦乐队在周末舞会演出慢慢就成为了常态。只不过,地下食堂太小了,后来辗转九食堂、七食堂,最后落脚西大饭厅,场地总算够大啦。那个时候,海淀区只有两个每周都有现场乐队的周末舞会:一个是中关村的旱冰场,另一个就是清华的西大饭厅。但是我们的舞客多,因为票价便宜场子大,所以周边的潮男潮女们都来清华跳舞。让我们乐队的成员也成为了学生中最早“发财”的。因为每个周末都有5块人民币的乐手收入,所以我们能够经常光顾大学生之家吃夜宵。


当时中关村旱冰场的乐队是科学院的,他们会很多老歌,水平也比我们高。为了与他们抗衡,我们只好走捷径,搞最新的歌曲,比如邓丽君的,张行的,罗文的,周峰的,陈琳的等等。我扒带的功夫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刚刚开始时,我们是没有架子鼓的,就去清华音乐室的仓库里找来一些不用的鼓,拼凑了几个,再加上军乐队的小军鼓就算是个改装的架子鼓了。正规的电子琴也没有,但正好学生科协有自己组装的电子琴,我们称之为“拍打牌”电子琴。因为有时候电路接触不好,需要拍打一下才会出声。另外,还要备好一个手风琴,以防拍打不成的时候派上用场。


舞会的保安是请的学生武术队的同学。因为校外来的低素质青年及小地痞们经常来舞场争风吃醋,所以要有专业的保安。当时我们的经验就是,如果出现争吵或斗殴,乐队一定不能停止演唱演奏,不让争执双方得到关注,才能不把事情搞大。记得有一次演奏朱明瑛的《等到明年的这一天》,因为有人打架,乐队反复N次,被戏称等到后年了。

乐队有架子鼓、吉他、贝斯、键盘、夏威夷吉他、小号、长号、萨克斯。记得当时小号手正在追某校花,总是要下舞池去陪某校花跳舞,搞得我们乐队只好以别的乐器来替换。小号手还振振有词,“我们吹号的太辛苦,力气活,需要常常休息一下”。


白桦乐队清华西大饭厅舞会现场。从左至右:单冶良(无线电78),张国强(机械80),朱桐(精密仪器81),朱希龙(汽车80),胡杨(土木78),李国华(生物84),赵庆清(无线电78,不在此照片中)

我们的鼓手单冶良是文艺社团的独唱演员,但是他打鼓的时候不能够同时唱歌,于是吉他手的机会到了。时不常的我开始了舞会现场唱歌。当时唱张行、周峰的歌比较多一些。记得有一次乐队中场休息放音乐时我去邀请班花跳舞,然后向她吹嘘刚才唱歌的是我,她不以为然地说:“哦,我还以为是个女歌手在唱。”好尴尬......

1985年文艺社团去厦门、福州等地巡演。我们还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商业舞场。厦门当时是跟深圳一个级别的特区,各方面比较开放先进一些,舞场也是。记得那是一个地下防空设施改装的舞场,装修非常专业,音响好,乐队也好。乐队刚刚开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上场翩翩起舞,只是发现当地人并没有起身进场的意思。等到两三首歌曲过后,当地舞客才缓缓入池。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的规矩,前几首歌曲是供人欣赏的,不是给大家伴舞的。

键盘手李国华(电机84)的加入,让我们乐队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后来,老帮菜离校了,键盘手李同学继续未竟事业,重组乐队,改名为威肯(Weekend)乐队,延续着青春的故事。


白桦乐队@清华西大饭厅周末舞会,单冶良胡杨现场演唱《迟到》,图中键盘为学生科协自己研发安装的“拍打牌”电子琴,左1为客串鼓手陈鸿波(工程物理79)。


早期校园歌曲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张明敏把流行唱法带进了大陆,也陆续带来了在台湾已经流行过的台湾校园歌曲。其实在园子里,在台湾校园歌曲打入大陆之前,我们就已经有自己的校园歌曲了。

第一届清华歌声演唱会是在1982年,清华主楼后厅。与后来的台湾校园歌曲和再后来的校园民谣不同,尽管都是学生们自己写的,这些歌曲基本上还是沿用老的方法,手风琴伴奏,由歌剧唱法或民族唱法的文艺社团合唱队业务骨干演唱。所以基本上写词是一个人,写曲是一个人,歌者是一个人,手风琴伴奏又是另外一个人。

1981年成立了清华学生吉他社,黄晓辉(计算机79)和牟文殊(自动化77)是吉他社骨干。记得牟同学的土造电吉它是他自己弄的“法制器”,就是把木吉他的声音转换为电声的吉他效果器。我在1983年土木系结8班毕业告别演出时还借用了一下。据说第一届清华歌声演唱会上牟同学和白同学的原创作品主要是用吉他和尤克里里伴奏的。

1982年5月清华大学第一届清华歌声演唱会二等奖获奖证书复印件,演唱获奖者蓬蔓(无线电79)收藏品


当时在清华音乐室有几个教授,其中瞿至善教授是专门教作曲的。在学生文艺社团的旗号下,有一个作曲班,就是由瞿教授指导。第一届清华歌声演唱会也基本上就是作曲班的作业展示了。我因为不是作曲班的,没有参加第一届比赛,所以对那一次的细节不是太清楚。

据了解,作曲班的同学也不都是第一次接触作曲。其中有清华附中考进清华的丁滨、曾莹,他们以前在附中王玉田老师(著名儿童歌曲作者)的影响和指导下,初步接触了一些作曲的理论和实践。另外,1977级的学生有一些从社会上来的,如白硕、老顾,上大学前曾经也在工厂、农村搞过一些歌曲创作。

尽管没有参加第一届清华歌声演唱会,我还是在第一时间吃了螃蟹。我是在民乐队王震寰教授的影响下开始作曲的。处女作写于1980年或81年的暑假。暑假很漫长,咱们班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家在新疆的蒋平同学因回家距离太远而选择留守学校。蒋同学给我写了封信,其中有他的诗《秋吟》。这首《秋吟》就成为了我的处女作。后来由合唱队“著名男杂音”本班陈康胜同学演唱,刘巍同学手风琴伴奏,参加了第二届清华歌声演唱会并获奖。记得这首《秋吟》曾经拿到瞿教授那儿请求斧正。教授曰,旋律优美,结构混乱。近四十年后,蒋同学找专业人士为此歌编曲,也得到类似的评价——这首歌拍子有点乱呀。


第二届清华歌声演唱会大概是1983年在大礼堂举行,基本上还是跟第一届同样的模式。我们班上去唱了一首小合唱《清华,清华》,记得开头是这样的词:清华清华,响亮的名字... 因为不知道老校歌的存在,所以胆子挺大,就想写首校歌出来唱唱。同班同学陈晓明和陈康胜也作曲,其中陈康胜的《小船》一曲是他喝酒喝多了以后灵感大发,在酒馆开的发票反面写下的曲谱。

1983年清华学生文艺社团在江苏巡演。我们把贾海东作词,牟文殊作曲的《我们大学生活》搬上了舞台,由段新独唱,小乐队伴奏。这也是清华文艺社团第一次把吉他搬上了正式演出的舞台,由曲作者牟文殊弹奏。

1985年清华学生文艺社团在福建巡演,我也模仿张明敏的曲风写了一首《春的播种》,由单冶良演唱,小乐队伴奏。另外在从上海到厦门的船上,我们白桦乐队苦于无演出曲目,逼着8键盘手李国华写了一首器乐曲,成为了他的处女作。


合唱队的民族唱法女声骨干王晓律也自己写歌。一首《校园春雨》由民乐队伴奏,配上王同学嗲嗲甜甜的声线,演出效果很不错。

当年白同学喜欢上了住X号楼的一位女生,常常抱着尤克里里在女生的窗户下面唱情歌。记得白同学作曲,贾海东(力学77)作词的一首《你带走了一片云》成为了文艺社团男女对唱的保留曲目。很有意思的是,这首歌后来被称之为北大的校园民谣。因为白同学后来考入北大读研究生,在徐小平的张罗下出版了一盒磁带,这首歌也被收入出版发行,换了个校徽。

那个年代,北京大学生文艺汇演总是在广播学院和清华之间争名次。记得有一年刘天礼作曲的《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由广播学院演出并获奖。这首歌后来也被认为是北京早期校园歌曲代表作之一。


1983年清华学生文艺社团江苏巡演节目《我们大学生活》作词贾海东(力学77)作曲牟文殊(自动化77,左2),演唱段新(建筑81,右1),乐队成员,胡杨(左1),夏为民(机械79,左3),丁滨(无线电80,左4),王江年(水利78,左5),马杰(计算机81,右4),赵庆清(无线电78,右3),朱希龙(汽车80,右2)。


前校园民谣

1986年12月12日,清华主楼后厅,第三届清华校园歌曲大赛成功主办。这次大赛与之前的两届“清华歌声”演唱会有很多的不同。第一,这个时候因为已经有台湾校园歌曲传入大陆,“校园歌曲”这个名词就直接被引用了,而之前的“清华歌声”被抛弃。“演唱会”也被改为“大赛”,紧跟当时流行的术语。第二,这一次打开了校门,请来多位著名的词曲作家当专家评委,如乔羽、谷建芬、王铭、王晓岭、王健等。第三,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唱作人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大多数歌者就是词作者(或曲作者)。第四,大多数的唱法已经是流行唱法(当年称之为“通俗”唱法)。

其实说起这个第三届清华校园歌曲大赛,就不得不说一下在这之前主办的清华通俗歌曲大赛。通俗歌曲,因为张明敏1984年的到来而在大陆遍地开花,到1986年的时候,已经是通俗歌曲火的不行了,一些唱民族唱法和歌剧唱法的都恨不得改行去学唱通俗。而“威猛”乐队(WHAM!)现场音乐会、世界和平年的“We Are the World”电视直播,“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以及崔健的“一无所有”横空出世,都推动了通俗唱法的迅速流传。


然后大家还发现这个通俗唱法起点很低,五音全了,有点节奏感,似乎就可以唱歌了。嗓子不好的反而成为了有沧桑感、有深度的标记。也就是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没准你就是一歌星的料。

听过了多年的民族唱法和歌剧唱法之后,突然有自然而又不失美感的通俗唱法出现,大家都是一窝蜂地推崇。在清华也不例外。主楼后厅的清华大学第一届通俗歌曲大赛观众爆满,极受欢迎。其中土木系81级的吉他三重唱英文歌曲《巴比伦河》很好听,毫无悬念地获得比赛第一名。因为三位同学都姓肖,被称之为“肖三组合”。

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第三届清华校园歌曲大赛的唱法转向。当时唱通俗唱法的有蒋铁兵、宋柯、罗宏、肖泓、何东、胡杨、黄之阳等,都不约而同地抱起吉他唱起了原创。《我把心儿融进琴声里》《一走了之》《母亲的油灯》《中秋》《相聚何必只明日》等歌曲都出现在这届比赛中。其中轻松愉快的《祝福你去远行》(胡杨词曲)获得了大赛第一名,《友谊列车》(宋柯词曲)第二名。

很有意思的一个小插曲:专家评委之一王健老师对我们的大赛评价很高,以至于赛后几天内王老师专程从城里来到清华”采风”,将部分歌谱歌词整整齐齐地抄了下来。那个年代没有复印机,只有靠手抄了。几个月后,由王健老师作词的《烛光中的妈妈》诞生,不知有多少灵感是从《母亲的油灯》中“采风”而获得。(《母亲的油灯》作词邱柯(机械80),作曲胡杨,1986年北京电视台首届BTV歌赛优秀歌曲奖。)


12月底正好有一个北京电视台的首届BTV歌赛,我和蒋铁兵作为清华的代表直接参加到了选拔赛中,并顺利通过初赛、复赛,进入决赛。

中央乐团的乐队现场伴奏,我和蒋同学唱了《我把心儿融进琴声里》和《母亲的油灯》,这是清华的校园原创歌曲第一次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飘进了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耳朵中。记得1994年有一位北京籍的学弟跟我说,他把那场比赛的电视转播录了下来,一直保存着。当时我们是得了演唱第三名——作品优秀奖。

比赛期间,评委之一的谷建芬老师问蒋同学愿不愿意去谷建芬声乐培训班,被蒋同学一口回绝,托辞女朋友在美国,要去美国留学。当年谷建芬声乐培训班都收了些什么人?刘欢、那英、孙楠、毛阿敏......


1987年1月首届BTV歌赛,《我把心儿融进琴声里》电视截屏。作词高云虹(土木/中文83),作曲及演唱胡杨(左1),主唱蒋铁兵(自动化80,左2)。

由于参加比赛,认识了一些圈内人士。其中有中央乐团的乐手,同时也在帮唱片社物色新人,于是蒋铁兵和我就有了第一次进录音棚的机会。当时是中国电影音像出版社牵的头,把当年香港流行的一些歌翻唱一次,同时加入一首我写的半原创作品《问雁儿》。当年年轻人喜欢看琼瑶的小说,我为了讨好当时的女朋友,就把《雁儿在林梢》的这首诗给谱了曲,唱给同学们听,大家都还挺喜欢的。当时好像是给了50元人民币的稿费。

那盘盒带有王迪、王晓芳、田震、蒋同学和我。由王迪抄刀编曲,北京最好的乐手和录音师制作,熬了几个夜就把盒带录制完成。《问雁儿》应该是校园原创歌曲里最早商业出版发行的歌曲了吧。那时是1987年春节前后,离校园民谣《同桌的你》传遍大街小巷还有两千五百多天。因为是琼瑶的词,后来邱柯同学又重新填了一版词,改为《问燕儿》。


马上又接到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吴海岗导演的邀请,参加中国星海杯歌赛,录唱了颂今的作品《童年的校园》、我和邱柯合作的作品《他们说》。在天津体育馆现场演唱,天津电视台直播,《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导了我们的演出。

记得我们当时是第三个出场。第一个胡月,第二个蔡国庆现场都唱跑调了。轮到我们业余的上台,吴导当场决定假唱对口型。果不其然,演唱会的第一个小高潮出现在我们的二重唱。尽管现场效果很好,还是被我同屋闫勇义同学(合唱队男中音,考入清华前在部队文工团专业唱歌)在看电视直播时一眼看穿,说我的口型对不上出来的声音。

后来蒋铁兵同学毕业去了四川,忙乎他的出国事宜了。我没有了玩伴,只好找低年级的宋柯(环境83)、罗宏(力学84)等一起玩。那个时期,不知为什么我们都喜欢重唱,好像一个人没法唱似的。我们参加了北京市牡丹杯吉他弹唱比赛并获奖,又在某次演唱会中登上了首都体育馆的大舞台。

1989年底,我也要去美国读博士了。临走之前,于立山、袁剑雄等帮我主办了一次“胡杨《是路就走》告别清华校园原创歌曲演唱会”,请了李蔚、金得哲、周旗刚等演唱嘉宾,词作者邱柯、范波、张磊、黄潮等都到场支持并朗诵了部分歌词。那一晚唱了二十三首原创歌曲,在中国大陆的校园音乐也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吧,圆满地画了一个句号。


胡杨《是路就走》告别清华校园歌曲演唱会
1989年12月26日@清华主楼后厅

四年后,1994年,《同桌的你》和校园民谣在神州大地流传开来。胡杨博士此时在美国已经拖家带口地在讨生活了......

回头望望走过的路,有那么多的青春美好记忆,而那些古老的旋律则加深了这些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交到的朋友,也是发自内心最真诚的那种。有这么一个爱好,真的挺好。直到现在,我还偶尔写写歌、唱唱曲、弹弹吉他。一路的歌声,一生的欢笑。


版权申明:以上课程知识产权归属主办单位,北京MBA仅提供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ICP备11007365号

免责声明:清华总裁培训班网部分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opyrights © 2007-2020 PXM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