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级校友裴纯礼:“细雨润无声”——忆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学习与生活 
最新报名:

1分钟前,北京某房互联网人力资源总监加入北京国际MBA学位项目,3分钟前,黑龙江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房地产总裁班,2小时前,河北石家庄某文化传播公司3名高管加入清华企业管理创新总裁班,2小时前,河南郑州某置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清华总裁班,5小时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乳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清华大学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6小时前,上海某金融证券公司1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总裁班,8小时前,山西太原某航天飞机制造企业2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 10小时前,河北某科技公司2名高管加入北京免联考MBA项目

商学院banner图
64级校友裴纯礼:“细雨润无声”——忆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学习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0-06-08 17:09:18


小序

工程物理系这个大集体给我们的温暖和影响不是说教,是“无微不至”和“细雨润无声”;物01班在工程物理系这个大集体中经历的一件件小事,无不沐浴“工物”的细雨,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我们的毕生!


融入工物、以新迎新

我于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8月我按入学通知书要求准时到系里报到,报到时被分配到01班,才发现自己没有看到学校在报纸上登发的推迟一周报到的通知。

到了正式报到的日子,系里组织我们提前报到的同学“以新迎新”,于是我成了“老同学”,清楚记得我接待了我们班的两位北京同学:京工附中的王学文和铁道附中的吴凤领。他俩开始把我当成高年级同学,当时自己的感觉是特骄傲于我比他们先几天成为“工物人”!我一个外地新生,能向北京同学介绍清华的确是一大快事!


扎实的工程师基本功

大家考清华大学,奔的是“工程师的摇篮”;大家考工程物理系,喜欢的是“老太婆踢足球——尖端技术”。

入学不久,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实验。物01班全体同学参加了工程物理系的游行,大家自豪!大家骄傲作为国家核工业发展的预备成员,下决心奋发学习,迎接未来的重任和挑战。

工程物理系的培养目标:一个是过硬的工程师基本功,一个是扎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前者在前两年完成,后者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我们人在工程物理系五年半,由于“文化大革命”,实际只有前两年时间的学习:在学习“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学”的同时,还要学习“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练仿宋工程字,学习拉计算尺和使用手摇计算机,实习金工操作。

绘图仪器、描图笔、丁字尺、三角板、计算尺等基本工具都是必须置办的,这些工具都很贵,很多同学就在13号楼前的旧货店买高年级同学用过留下的,记得我的丁字尺就在那买的;计算尺大家都是买的清华自制竹质相纸贴面计算尺,价廉物美。

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校组织了“计算尺计算比赛”和“制图比赛”,大家都积极参加。优胜者的奖品是高级计算尺和高级绘图仪器,我班有同学获奖。我自认为考得不错,没想到名落孙山,才知道了天外还有天!


金工劳动就是在校办厂学习操作车磨铣刨,那时的校办厂不赢利,除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通过零件的加工过程,理解实际可行的工艺流程,避免将来做出无法完成加工的设计。

金工实习受设备数量限制,大家按设备轮换,记得我学过车床操作,还没轮完,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就出来了。


我们在一教、二教、西阶梯教室、新水利馆、科学馆、化学馆……上过课,物01班的专用教室在新水利馆旁的二院,是一排小平房,冬天要生炉子,夏天热不可耐。我最喜欢到学校图书馆,总觉得这座古老神圣的建筑里有一股神秘的约束力,能让自己静心学习。

工程物理系那时候是保密专业,有一个高级而神秘的系馆,我班是低年级没分专业,除了开会进不了系馆。后来“文化革命”了,才有机会经常进去,主要是开会或大批判;我因在大批判专栏上画过一幅漫画,被抽到系上办展览。不过直到毕业,我们最终也没有分配专业。


工宣队进清华后,我们在北京特殊钢厂拔丝车间操作拔丝机拔钢丝。工厂的女工拔的是最细的钢丝,拔完一盘需要好几个小时,比较轻松;我们拔的是最粗的钢丝(手指粗细,由于其外面涂有一层白色石灰,称为“白线”),由于每盘“白线”都不长,拔完一盘只要几分钟,就比较累人了。每快拔完一盘“白线”时,就需要及时用“点焊机”对接焊上后一盘“白线”,再用手砂轮打去毛刺。这个工作没什么技术,属于体力活,工作颇有节奏感,劳动强度比较大,大家都咬牙挺过来了,虽累却感快乐。

后来工宣队组织物01班全体同学在北京重型电机厂当铆工。铆工车间正好有一批“援越抗美”的油罐车需要装配,就是给国产解放牌卡车底盘上已安装好的汽油罐装配加油箱。这项工作技术性强,既要求美观,还要求精确,属于手艺活,需要苦练一些手上的铆钳基本功;大家边学边练手上功夫,用实际行动援越抗美。


工余时间大家给师傅们讲制图,还分组到班组师傅家访问调查、学习社会。借助所学过的工程师上述基本功,大家很快就能与工人师傅打成一片。

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德阳原一机部第一机电安装公司任电气技术员,负责现场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技术工作与安全,期间参加“国家机械设备电气安装施工预算定额”的编制,需要时使用计算尺、手摇计算机立即上手,看机械和电气图纸更是得心应手;现场与班组师傅一起低空、高空、悬空作业,弯管穿线,车钳焊活样样都能拿得起来,用钢锯转圈锯钢管能保证不偏……。师傅们常称赞:这个大学生手上的活不是生手。


发扬“先人后己”精神是工程物理系的传统

物01班29名年轻学子全是男生,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吉林、河北、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四川等10个省市,清楚记得一入学我是住5号楼2楼的一间北屋。当全班同学到齐后,系里指派的班干部第一次开会就决定:北方的同学全部住北屋,把南屋让给南方来的同学住。“先人后己”是当年提倡的精神与情操,全班同学的友谊就从这件事开始!我和福建的徐国仁,上海的张洁昌、黄可发、杨杜良,江苏的李训杰(开学不久就休学1年)一起换到235房间(南屋)。我特高兴,因为做原子弹的材料就是U235,感觉是上天的安排:与核原料结缘!

当时工程物理系男生全住5号楼,而7~12号楼也都是男生宿舍,6号楼是女生宿舍。清华一贯照顾女同学,“学生守则”上对女同学负重都有详细规定(不能超过20公斤),因此每年6号楼会经由5号楼的热水管道提前供暖,于是初冬开始工程物理系男生“近水楼台先得月”,享受女生提前供暖的优待。


1965年,根据学校和系里安排,5号楼要腾出变成女生宿舍,腾楼前由我们先封楼灭臭虫,每间宿舍发了几瓶敌敌畏,大家分头捆绑行李,之后用脸盆打水稀释敌敌畏,把报纸裁成条侵泡敌敌畏后,再敷到窗缝上,最后封门封楼一天,用药闷死臭虫。

同天下午5号楼启封后,全体男生就各自带上自己的行李搬出5号楼,再搬到8号楼的最顶层。我在重庆念中学时,学校宿舍就闹臭虫,因此特别熟悉臭虫的生活习性。有意思的是,我们搬到8号楼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在床上抓到几十只臭虫。这次是整个工程物理系的男生集体发扬“先人后己”的高尚精神!

工程物理系的10饭厅是13号楼前的一片平房,建筑是清华所有学生食堂最简陋的,但大师傅据说是清华最好的。1965年5月26日,学校把女生集中到7饭厅办“女生食堂”,抽调工程物理系10饭厅的大师傅,同时撤销10饭厅,工程物理系全体男生则被安排到8饭厅就餐,再次集体发扬“先人后己”的高尚精神!


德智体全面发展

清华注重培养“红色工程师”,工程物理系每个班都配有班主任,每个年级都配有辅导员,除了政治课外,入学不久学校就开展学习目的教育。

工程物理系还给同学们提供各种政治锻炼的机会,一年级时我被派到清华附小二年级一个班当校外辅导员,与我一起去附小的还有同年级的崔福斋、毛波存等,后来低一年级的顾秉林(担任过清华校长)也加入到校外辅导员的队伍。

我带的那个班的学生很有清华味:有时任工程化学系总支书记滕藤(担任过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的儿子腾丹、时任工程化学系主任汪家鼎的小女儿汪真、数学家赵访熊(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的女儿,工程物理系余兴坤老师(担任过工程物理系主任)的女儿、还有教我们普通物理学的张三慧老师的儿子张卫平……


我每周去附小一个下午,记得我还用我收集的邮票给班上做过一个援越抗美小专题展板,就挂在黑板的左侧。1965年物01班的元旦联欢会,我带上这个班的小朋友们参加联欢,我还组织小朋友给大家演奏小提琴。

后来我还当过清华附小的校外科技辅导员,我教小朋友制作模型滑翔机等。

1966年我被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上报海淀区,后来被“文化革命”中断而再没下文。

准备“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传统,老校长提倡“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那时,学校要求每周至少有四天下午必须上操场,还提倡三项基本素质达标:60米短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物01班全班同学都积极响应。

我人瘦,在班上跑得算快的,60米能跑7.9秒,100米能进入13秒以内。我和班上的李仲明同学特别喜欢立定跳远,课间经常比赛,那时我最远能跳到2.6米多,李比我厉害点。这个爱好我保持到退休,1978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以后,每年参加学校教工运动会,我总能通过参加立定跳远项目拿到名次。


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参加比赛,每年还组织“高速度运动会”,我积极参加,有一次跑出12秒6,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

后来因人瘦肝大(指标一直正常),我被分到二级体能,体育课就改上打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做气功等健身活动,至今仍能完成全套动作。

今年3月17日,物01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实现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

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工程物理系注重培养同学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系学生会在8号楼为大家提供了好多的“活动室”,印象最深的是“焊接室”,里面配置了几台电子管收音机零件和电焊台,各个年级的同学排队轮流装了拆、拆了装练手。我认识电子管,装配电子管收音机的技术都是在这间“焊接室”里起步的。据说8号楼里还有“缝纫室”,不过我没有去过。

这些“活动室”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又让大家在学习装配和调试收音机、设计剪裁缝补衣服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化革命”期间,班上同学风靡学习半导体知识,很多同学节衣缩食买零件,废寝忘食自装万用表、收音机;有同学甚至不惜用义务献血的营养费20元钱买零件。北京的西四丁字街、灯市西口、……,凡是卖晶体管处理品的地方,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足以说明大家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

我毕业分配到德阳后短短一年里,工作之余帮助公司的工人师傅们修好了百多台电子管收音机和半导体收音机,很快融入公司集体,大家则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我在该公司只工作了8年,后来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但至今我与公司师傅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说来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在德阳担任电气技术员开始,我参加或主持过德阳二重厂、东方电机厂、德阳氮肥厂、大足汽车制造厂、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等企业的大型行车、炼钢电炉、仿形铣、缝焊机、化肥厂热工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凭着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基于“电工学基础”和在工程物理系“焊接室”练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边学边干、超速入门、超速提高,很快就掌握了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同时承担起多个作业组多种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负责工作。


温暖在工物

物01班那时好多同学家庭生活困难,同宿舍一位来自南方的同学入校时随身只带了一床蓝花被和一个小小的木箱。我问他:“你没褥子如何睡觉?”他把被子一半铺床上,笑着回答我:“这就是褥子。”他的乐观让我们很快就成为好朋友。

系里很快就给班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免费补助了过冬装备,每个月还向这些同学发放助学金,最高助学金是每个月19.5元。这些同学不再为经济困难发愁。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与他们一起分享工程物理系大家庭给同学们的温暖。

工程物理系特别注意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每周六晚饭后,系学生会的文娱委员就会在八号楼门厅的一个桌子上,摆放一大摞歌片,同学们用空白的片页纸去换,文娱委员则教大家唱新歌。


学校有好多文艺社团,我缺乏艺术细胞,没敢报名参加。班上的魏义祥和杨杜良同学参加了军乐队,李明烽参加了手风琴队;魏义祥吹次中音,杨杜良吹长号。杨还是男高音,在宿舍里经常放声高歌“大海航行靠舵手”、“马儿呀,你慢些走”,这些歌声至今还经常回荡在我的耳中;后来杨成了系学生会文娱委员,周六准备歌片和教大家唱歌的任务就落到他身上。

我识谱,有时换回歌片自己学唱,有时也与大家一起学。那时宿舍没电视,也没有收音机,唱歌成了大家度过周末的集体活动之一。


结语

历史给大家开了个大玩笑,物01班毕业分配时:工(11位分配到企事业)、农(5位直接插队农村)、兵(5位分配到江西、河南军垦农场)、学(8位留校)。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近半数同学回炉清华,考研、读博,到国外大学和科研部门进修访学。现在物01班的同学除了核科学与核工业外,还涉及物理、能源、系统、IT、电子、军工、通用机械、矿山机械、民用电器、经济与管理、教育等多个领域,有的同学多次改行(我就有过至少五次大跨度的改行),大家不管从头学习干哪一行,都能如鱼得水,成为骨干,成为专家,我们是到处受欢迎的“清华高级万金油”,靠的是什么?就是在清华工程物理系学习的两年打下的坚实基础!

岁月不饶人!弹指一挥间,一晃50年。仅以此文中的一些“小事”回忆当年在清华工程物理系的点滴学习与生活,表示对母校和工程物理系的感谢与怀念!

版权申明:以上课程知识产权归属主办单位,北京MBA仅提供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ICP备11007365号

免责声明:清华总裁培训班网部分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害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opyrights © 2007-2020 PXM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