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名:
3分钟前,黑龙江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总裁班,2小时前,河北石家庄某文化传播公司3名高管加入企业管理创新总裁班,2小时前,河南郑州某置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总裁班,5小时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乳业公司总经理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6小时前,上海某金融证券公司1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MBA总裁班,11小时前,山西太原某航天飞机制造企业2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
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4-11-16 16:06:56

 
        12月23日~25日,我们作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生,端坐在氤氲着浓浓书香气息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室一隅,静静聆听着高虹教授、樊富珉教授、覃征教授、张红川博士深入浅出、诙谐机智的讲解,“硕士教育与国家战略”,“研究生导师的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素质与培养艺术”,在我们心里激起层层波澜。如何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导师,如何处理好与研究生的关系,如何做好团队建设、发挥集群效应,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重要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此,结合这几天的学习研讨,从切身体会出发,谈四点感想。
一、研究生导师应是方向的引导者和工作的推进者
        科研院所硕士生培养点招收的研究生经专业知识学习、实验研究、论文答辩毕业后,往往直接进入培养单位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因此,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相比,科研院所的导师培养重心略有不同,具有研究领域针对性强,侧重工程实践培养的特点。他们大多承担着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纵横向科研项目,对刚刚进入培养点学习的研究生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他们根据研究生的特长和兴趣,结合现阶段的科研开发任务,总结凝炼出某一方面的技术难点或前沿技术作为研究生的课题方向,鼓励其查阅消化相关书籍文献、与同领域人员沟通交流,明确当前技术现状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引导其一步一步制定技术实施路线,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研究过程中发生了问题,要及时答疑解惑;偏离了既定路线,要及时引导,予以纠正、调整,因此他们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推进者。导师身上同时扮演的这两种角色,既引领、锻练了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又保证了关键技术的按时突破,使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就具有承担科研开发工作的能力。
         
                                                                  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先来个大合影那是必须的

二、德才兼备是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本次培训中,对于清华大学“厚德载物”的校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厚德载物”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角度深刻阐述了才能与德行之间的内在关系,引申到当今社会就是要以崇高的道德和精湛的学识来培育造就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这正是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
        一是导师的道德修养。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序上依赖于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品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宽阔的胸怀去包容每一位研究生,无论聪明、愚笨还是行为不肖;以厚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去感化每一位研究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培养他们携手共进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他们在融入社会后,能踏踏实实沉心于所从事的每项工作。
          
                                                                  各种pose和剪刀手永远是镜头前的“刚需”

二是导师的学术修养。
        导师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天职,本身应具备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开创性科学研究能力,了解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洞悉本专业前瞻性、热点/难点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而不是机械地下达任务,能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激发和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三、合理平衡理性和感性思维,营造师生共赢的良性关系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十分重要。科研院所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不能简单看作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师傅与学徒的关系,或是同事之间的关系。而研究生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要求有创新性,决不是简单布置任务、手把手教就可以胜任的。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融合了引领、传授、训练、照顾、扶持等多重内涵,由于个性差异、教导沟通方式错位、社会敏感性欠缺,对导师和学生都带来了较大的困扰。科研院所的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大脑常常处于紧张的逻辑思维状态,反映在面部表情上往往是严肃、不苟言笑,容易给学生造成不易亲近的假象,进而害怕与导师交流、交心,这在科研院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正如张红川博士所说,“我们的日常工作常常在抑制我们的社会敏感性,由于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严重失衡,使我们不善于发现并体验他人的快乐。”这给予我们导师诸多启发,如何捕捉、解码他人非言语信息,合理平衡工作中的理性和感性思维,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心理上安抚学生,努力营造一种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为我们自己加油!——大家这都在往哪儿看呢?

        另一方面,导师指导学生也有教学相长的效果。首先,通过导师的授业解惑和榜样作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独立科研的能力,同时教会他们为人做事,使其受用终生。反过来,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导师也需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积极申请承担高水平的研究课题。研究生作为这些课题的主力军,他们的延续付出也为导师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导师和学生的奋斗目标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师生共赢的良性关系。
        四、构建特色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和团队建设模式
        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相对于普通高校,每个导师所带学生数量较少且延续性不强,团队如何建设,是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所需思考的问题。科研院所项目研发往往是学科交叉、大系统、大集成的研发模式,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紧密配合。通过发挥科研院所导师团队多专业集群智力,以及项目团队的协同引领作用,让研究生全方位了解每一项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方案设计、研究实施、技术攻关、报告撰写、验收鉴定等流程,促使研究生融入团队,培养大团队意识和大协作精神。

版权申明:本网课程知识产权属清华大学,网站仅提供课程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Copyright©1996-2018 PXMBA.ORG.All Rights Reserved.清华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液晶大厦2层 邮编:100084 
ICP备11007365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