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名:
3分钟前,黑龙江哈尔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总裁班,2小时前,河北石家庄某文化传播公司3名高管加入企业管理创新总裁班,2小时前,河南郑州某置业公司总经理加入房地产总裁班,5小时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乳业公司总经理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6小时前,上海某金融证券公司1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MBA总裁班,11小时前,山西太原某航天飞机制造企业2名高管加入工商管理EMBA总裁班
清华大学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干部培训培训课程
发布时间:2014-05-29 15:24:00

课程大纲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冲破了自给自足、分散无序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并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它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转移,并使各种生产和生活服务内容有了新的拓展,从而给城市化带来质的提高。
3. 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1)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为“双向互促共进关系”
美国地理学家布莱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这种联系不仅存在、而且十分有规律。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为“双向 互促共进关系”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为“双向 互促共进关系”
      之所以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存在客观相关性,是因为:
     *在众多的商品中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指每单位收入增加导致的需求增加的幅度)较低,人们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的增长引起对它们的需求更快地增长,从而带动投入结构(资本、劳力、土地)相应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使城市化步伐得以加快;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为“双向 互促共进关系”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所创造的价值大约为1∶100∶1000,可见第二、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其生产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2)经济类型影响城市化水平
     马克思指出,资本有机构成越高,一定资本对劳力的吸收能力就越低;反之,则越高。一般说来,轻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低;而重工业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高。
      因此,一个城市经济类型中轻、重工业的不同比例就影响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大小,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即:轻工业为主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要高于重工业为主的城市。
(3)科技进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众多的技术进步因素中,对于城市化最具实质意义的有三项:
先进的农业技术使人口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便捷的交通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距离概念,使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应运而生;
发达的通讯技术将城市文明以更快、更广的态势向农村地区传播推广。
4.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R·M·诺瑟姆发现,世界城市化的轨迹可以描述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成熟阶段,发展速度再次低落,直至基本停滞。
5.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慢—→快—→慢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二”→“三”
(3)动力机制的变化:
     农—→工—→商
(4)空间形态的变化:
     点—→线—→面
6.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集中型城市化
  扩散型城市化
  就地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
      它是指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在城市化的初期,集中型城市化占主导地位。
扩散型城市化
      它意味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向外扩散,将其周围的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在城市化的中期和后期,扩散型城市化是主要趋势。
就地型城市化
      它是在并无城市直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某种资源的开发,或由于对外交通地位的突变,使得农民脱离土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村地区迅速转化为城镇。它是城市化的一种特例。
 7.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集聚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
优位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
      亦称聚合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同类企业的集聚: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相互促进、加强联合;且有助于平等竞争、共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
集聚经济效益
    多类企业的集聚: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且彼此之间互为对方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使用者,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源、开拓更大的市场。
      正是各种各样的企业都在一个城市中集聚,才使城市的职能更为完备、市场更为丰富、经济更为强大,从而对区域内的辐射力大为增强。
规模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学认为: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可导致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在某个规模水平上,平均生产成本达到最低点,此时即为最佳规模。实践证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也不断改善。如表2所示。
     
规模经济效益
优位经济效益
       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其表现形式有:
依托区域交通干线(如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水道)或重要交通枢纽(如机场、港口、火车编组站);
邻近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拥有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矿藏资源、旅游资源)。

外部经济效益
     是指受益于外部的经济行为,但本身不需要支付费用。在城市中,外部经济效益表现得十分突出:人口众多,会减少雇用劳动力的费用;教育水平高,使劳动者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使生产效率成倍增长……这些都无需企业支付费用,其好处却由各个企业分享,从而使企业乐于在城市中集聚。
三、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 城市化道路
1. 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1763~1850年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
1851~1950年是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
1951年后为城市化的普及阶段
2. 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大城市超前发展
城市带相继出现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现象并存
3. 我国城市化的曲折历程
 正常上升期(1949—1957年)
    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由10.6%升至15.4%,年均提高0.6%。
 剧烈波动期(1958—1965年)
     这段时期由于 “大跃进”的影响,建设项目大上大下、城市人口大进大出,使城市化水平起伏不定。
 徘徊停滞期(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令国民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并且在否定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先进作用、企图人为消灭“三大差别”的极“左”路线下,先后有3000多万城市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致使我国城市化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徘徊在17%~18%之间。
 加速发展期(1978年--)
    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发展从此步入了快车道,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1999年的30.9%;如果考虑到城市中大量常住流动人口的存在(他们约占城市人口的10%~30%),则实际城市化水平应为36%左右,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
4. 计划经济下城市化滞后的根源
农业基础长期薄弱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忽视第三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发育不良
户籍管理固化城乡分野
5. 市场经济中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乡镇企业
几亿“农民工” 被排斥于城市的门槛之外
“城中村”有可能演化为贫民窟
 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严重分离和脱节
  我国目前工业化水平为88%,城市化水平只有45%
四、探索适合国情的城市化道路
科学认识城市规模
重新检讨城市发展方针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1.科学认识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层次差异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能力、建成区土地面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规模吸纳着一定的就业和人口规模,而一定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有一定的土地规模。
   科学认识城市规模
      是否存在某种最佳的城市规模?是否存在城市生长的某一临界点,高于或低于这个点,城市的发展都处于相对不经济中?世界银行在《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从来还不能清楚地证实城市大到什么程度会出现不经济现象”。实际上,城市的最佳规模并不存在,原因在于:
   科学认识城市规模
·影响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是多元化的,它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作用体系;
·当规模效益开始对城市增长起抑制作用时,其它效益仍有可能综合地抵消其调控力,使增长得以持续;
·现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令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区域内外自由地流动,从而为城市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素”。
2.重新检讨城市发展方针 
城市发展方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实施城市化进程时的战略选择,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阶段:
·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反城市化”政策;
·1978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城市规划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以上方针反映出一个指导思想,即:大城市弊端多,应予严格限制;而中、小城市是适宜的,应予鼓励发展。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客观地看:
      ·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十分明显,但多受到“城市病”的困扰;
      ·小城市人均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但贴近农村、便于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中等城市似乎兼具二者之长,但也难免二者之短。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并不天然地存在绝对优劣,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规定限制谁、鼓励谁。这是因为:
      ·从空间角度看,各地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应走不同的城市化道路;
      ·从时间角度看,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不同,应有不同的城市化战略;
      ·从城镇体系的结构完整性看,不同规模层级的城市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城市发展方针的客观分析
      ·从事物发展本身的动态性看,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暂时的概念,任何事物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演化;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看,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调控的力量而非人为的“限制”或“鼓励”。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发展方针应调整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有序地发展,形成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3.中国城市化道路分析
    (1)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核心作用,辐射和带动区域的发展
    (3)完善中小城市的功能,引导合理增长
    (4)积极发展有条件的小城镇,打破“二元结构”
五、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二次现代化”理论
城市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
1.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人类文明史上发生过四次革命,划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次是工具制造革命,使人类区别于动物,进入原始社会、工具时代;
·第二次是农业革命,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进入农业文明时代;
·第三次是工业革命,人类从手工生产变成机器大生产,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第四次是知识革命,人类从物质消费主导型转向知识消费主导型,进入信息社会、知识时代。
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表9   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表10   四种经济形态的比较
2. “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一次现代化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现代化,即经典现代化。它以工业革命为启动标志。
·世界上以欧、美为首的50多个发达国家均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其它国家则正在进行之中、或刚刚踏入门槛
二次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
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过渡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即再次现代化。它以知识革命为启动标志。
·发达国家正踏上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
·少数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尽快缩短“时间差”,以“跳跃式”发展提前进入其行列。
两次现代化的特征可以从表10的比较中看出。
第二次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是:
      ·第一产业占11.7%;
      ·第二产业占49.2%;
      ·第三产业占39.1%。
      根据“二次现代化”理论,应该说,在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基本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
      而在21世纪中叶,我们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基本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即从工业社会进入到知识社会。

版权申明:本网课程知识产权属清华大学,网站仅提供课程信息展示,而非商业行为
Copyright©1996-2018 PXMBA.ORG.All Rights Reserved.清华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液晶大厦2层 邮编:100084 
ICP备11007365号

在线客服